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物统计学教案(2)

生物统计学教案(2)_第1页
1/5
生物统计学教案(2)_第2页
2/5
生物统计学教案(2)_第3页
3/5
生物统计学教案第二章 概率和概率分布教学时间:2 学时教学方法:课堂板书讲授教学目的:重点掌握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掌握概率、总体特征数的定义和一般运算,了解概率分布与频率分布的关系讲授难点: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2。1 概率的基本概念(45 分钟)2.1.1 问题的提出从同一总体中抽取样本,各次所得到的样本不会完全相同。用不同样本去推断同一总体将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些结论不可能都是正确的.用某个样本去推断总体时,错误的可能性有多大?置信度有多高?这是对总体推断时所必须回答的问题。为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对总体分布有所了解。总体分布是建立在概率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自然现象,一般可分为确定性现象和非确定性现象。非确定性现象或称为随机现象。随机现象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支配这些现象出现的因素很多,各因素所起的作用不一样,作用的程度也不一样,很难遇到两个不同个体接受相同的配合方式,因此从每一个个体所观察到的结果都 不一样。讨论偶然现象本身规律性的科学称为概率论.基于实际观测结果,利用概率论得出的规律,揭示偶然性中所寄寓的必定性的科学就是统计学。2。1.2 事件及事件间的关系(自已复习)2。1。3 概率的统计定义(重点) 设某随机试验共进行 k 次,成功了(事件 A)l 次,则称 l/k 是 k 次随机试验中成功的频率。我们会发现,随着 k 的增大,频率 l/k 将围绕某一确定的常数 p 做平均幅度越来越小的变动,最终稳定于 p,p 即为事件 A 的概率。 表 2-1 不同样本含量的抽样试验 k=20 k=200 k=2000抽样号 l l/k l l/k l l/k 1 1 0.050 32 0.160 403 0。202 2 4 0。200 31 0。155 414 0。207 3 1 0.050 38 0。190 409 0.205 4 4 0.200 49 0。245 382 0。191 5 5 0.250 40 0。200 416 0。208 6 7 0。350 37 0。185 413 0.207 7 6 0。300 40 0.200 388 0。194 8 2 0.100 29 0。145 423 0.212 9 4 0。200 47 0.235 410 0.205 10 4 0。200 53 0。265 395 0.193本例的 l/k 最后似乎稳定在 0.200 处,称 0.200 为事件 A 的概率,记为: P(A)=0.200它的含义是随机试验中的每一个个体成功的可能性为 0。200.概率的概念是,事件在试验结果中出现可能性大小的定量计量。概率有以下性质(1)任何事件(A)的概率均满足 0≤P(A)≤1(2)必定事件(W)的概率为 1 P(W)=1(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物统计学教案(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