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经济进展迅速,截至 2024 年 12 月,网民数已增至 2。1 亿人。相比于 2024 年 12 月的 13700 万,网民数量呈“雪崩式”增长.但是常常在网上购物的人数增长仍然缓慢,2024 年 12 月,中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是 22.1%,购物人数规模达到 4640 万.而美国 2024 年 8 月网上购物的比例则已经达到了 71%。讨论发现多数网民仍然是“橱窗式购物者”,在线收集商品信息,而离线购买商品.虽然互联网突飞猛进的进展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然而其意义远不止于技术特点,更在于它使网上消费者在面对几乎无穷多的选择时产生新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偏好和最终消费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讨论现状 目前网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影响购买行为的因素以及模型上.对预测购买行为的变量类型大体可分为网上消费者的特征、感知、技术特性和社会背景四类. 1、网上消费者特征变量的讨论.讨论发现我国的网上消费者文化程度较高,大专以上占 84%;以年轻人为主,集中在 18-24 岁;学生为消费主体,达到21%,其次为计算机从业人员和三资企业员工.网上女性消费者呈上升趋势,在1999 年 6 个月间从 15%上升到 21%。国外讨论学者把生活方式、个人创新、可支配时间、产品信息的搜索、网络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电子邮件的使用和之前网站的使用等也作为购买行为的预测因素。 2、网上消费者感知变量的讨论。讨论发现消费者感知变量和感知风险能预测购买行为。消费者感知网上购物有用、网上购物方便、安全是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态度和意向的三个关键决定因素.学者把网上消费者面临的主要风险归纳为 8 类:隐私风险、财务风险、功能风险、时间风险、支付风险、交付风险、来源风险和心理风险。决策过程中,当总感知风险超出消费者个体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消费者就会推迟或放弃消费行为。 3、技术特性变量的讨论。技术特性是网站的实际功能和特征。与基于网站的商品目录相比,纸制目录可以产生更高程度的顾客参加度。另有学者发现在目录界面设计、多通道界面设计和基于虚拟现实商店的界面设计之间在花费的钱数或购买产品的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另外,购物比较、保证机制、网页下载速度、附加价值搜索机制、购物车、反馈机制和聊天渠道等技术特性对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4、 社会情境变量的讨论。社会情境包括外部影响因素(大众媒体和广告等)和人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