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痛苦护理操作流程一。痛苦的评估(一)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基本病情、既往痛苦史,现痛苦情况,确定评估时机评估时机:发生痛苦随时评估;痛苦干预后 30 分钟再次评估;痛苦评分〉3 分,或接受痛苦治疗,至少每 2-— 4 小时评估一次(清醒状态)(二)根据患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选择合适的痛苦评估方法与工具。常用的痛苦评估方法与工具:1. 面部表情分级法(FPS—2R )2 数宇分组法(NRS)3 口述词语描述法(VRS)(三)评估患者痛苦的部位、持续时间、痛苦程度及性质.是否曾使用止痛药,了解用药后的效果。(四)观察痛苦伴随症状:生命体征、睡眠、饮食、活动等。二。病情告知(一)告知患者/家属:痛苦是可以缓解的.(二)告知患者医、护、患三者共同使用的痛苦评估工具,患者目前的痛苦程度及预期的舒缓目标。(三)痛苦评分>5 分立即告诉医生实行措施进行止痛。三、护理实施(一)非药物处理1. 安慰患者,解释病情:予以心理支持.2 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和选择舒适体位。3 运用多种方注分散注意力。分最注意力的方法:松弛、听音乐、看电视、阅读、看笑话、回忆趣事等。4 物理疗法包括: 冷数、热数、理疗、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应该注意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二)药物治疗1 了解熟悉“三级止痛阶梯”原制使用止痛药物。2 核对医嘱、患者信息、止痛药物、制量、使用时间,使用途径。3 按时、正确给药(口服给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硬膜外注射等)。四、痛苦的记录护士应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记录于入院评估单中。对于有痛苦的患者,护士应将痛苦评估和给予的相应措施记录在痛苦护理单、护理记录单或特护记录单中。因痛苦已被正式定义为第五生命体征,所以近年来有专家将痛苦评估结果记录于体温表上,并将传统的体温表更名为生命体征记录单,目前此讨论在临床得到了推广应用.(一)严密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二)痛苦干预后再次评估痛苦情况,使用痛苦控制效果评价法来观察镇痛效果.(三)如使用止痛药后痛苦未缓解,提醒医生及时处理。(四)若出现不良反应,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做好记录。(五)使用《痛苦护理单》记录痛苦时间、部位、性质、评分、痛苦时伴随的症状及体征、活动情况等。五,随访记录(一)出院患者随访1. 建立门诊痛苦患者随访制度,做好随访记录。2、定期对出院痛苦患者进行随访,指导患者在家的护理,建议患者按时复诊。(二)门诊痛苦患者随访1、 建立门诊痛苦患者随访制度,做好随访记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