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9 世纪英美文学作品看美学和文学翻译的内在联系【摘要】十九世纪的英国处于维多利亚时期,也称为维多利亚文学时代。由于工业上的全盛,以及英国国力增强,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这一时期文学主流是小说,尤其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也是整个欧洲现实主义的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有狄更斯,勃朗特 三姐妹 ,托马斯哈代,萧伯纳等。本文从 19 世纪英美文学作品看美学和文学翻译的内在联系。【关键词】十九世纪;英美文学;美学进入 19 世纪的后 30 年,英国小说依然活力不衰,题材范围继续扩大。梅瑞狄斯的《利己主义者》细致地分析了英国绅士在婚姻问题上的虚妄的自信;劳瑟福德在《皮市巷的革命》里写相信“异议派”教义的手工业者,勃特勒在《众生之路》里写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冰冷无爱的家庭生活,威廉‧莫里斯在《梦见约翰‧保尔》里怀念举行 1381 年起义的壮士,又在《乌有乡消息》里描绘他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小说的艺术性也有新发展:梅瑞狄斯的文采,勃特勒的犀利,莫里斯的用古朴以求新鲜,吉卜林的活泼和嘲讽,都使英国小说更加丰富多彩。 一、19 世纪英美文学评析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浪漫主义一代宗师。他体现了那个不朽时代的激情,代表了它的才智、深思、狂暴和力量;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孤独的反抗意志,在欧洲人的精神生活中非同反响,以致改变着“社会结构、价值判断标准及文化面貌”。长篇叙事诗《唐璜》(1818~1823),拜伦的代表作,共16000 余行,或可称为诗体小说。虽因诗人早逝而未能最后完成,但它仍以深厚的思想容量和无与伦比的独特风格代表了浪漫主义时代欧洲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将人物唐璜顺从天性,无视清规戒律,绝少虚伪做作,对恋人总是倾心相与,并不朝三暮四毫不怯懦,关键时刻表现出英雄气概缺乏坚定信念,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易于随波逐流。唐璜为诗人对人性的理性分析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标本,其性格的二重性再好不过地体现了现实世界里生活的多样性和道德的复杂性。英国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家:亨利·菲尔丁(1707~1754),18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与笛福和理查生一起成为英国近代小说的创始人,特别是他那些被称为“散文滑稽史诗”的小说,成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作,而《汤姆·琼斯》则是其中的典范之作。《汤姆·琼斯》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社会讽刺小说,融史诗性与滑稽性于一身,集各种小说之大成,对后来英国长篇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汤姆·琼斯》道德寓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