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1/10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2/10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3/10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内容摘要]本文对 1978 年至 2004 年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认为,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省际经济发展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并且形成了以东、中、西部为界的显著“收敛俱乐部”现象。本文以新古典收敛模型为框架,对转型时期各省区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了条件收敛的结论。[关键词]:地区差异; 收敛俱乐部; 条件收敛An Analysis On Disparity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 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Abstract: This paper casts an analysis on China` s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from 1978 to 2004, which argues that, inter-provincial disparities have shown an expansive trend since 1990s, accompanied by a salient phenomenon of “convergence clubs” within the east、central and west zones, respectively. Further econ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neo-classical convergence framework on inter-provincial economic growth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reaches the conclusion of conditional convergence.Key words: Regional Disparity; Convergence Clubs; Conditional Convergence一、引言1978 年以来,我国整体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省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在扩大。虽然发展过程中地区差距拉大难以避免,但这种差距长期存在并持续拉大会影响到整体经济的效率,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持续提高。因此,各省区间发展差距能否缩小,也就是在各省区间是否存在收敛、以及如何才能实现收敛,成为近年研究的一个热点。有关经济收敛的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 Ramsey(1928) 等,他们认为在一个封闭经济体内,各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率可能与人均产出水平存在反向关系;J.G..Williamson 于 1965 年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区域收入收敛假说, 即各国或地区的收入差距会先随时间的推移而扩大,尔后保持稳定, 进入成熟阶段后再趋于收敛;Abramovitz(1986)提出了追赶假说,指出落后国可以通过技术跳跃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他计算了 16个国家(主要以美国为领导国)1870-1970 年间社会初始劳动生产率与各自后续劳动生产率变化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证实了收入收敛存在于这些国家之间;新古典增长模型(Solow...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