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加强有思考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健词】 主体地位 创新潜能 创新思维 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的动力,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它是建立在对知识的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淡化教师的自我权威意识,实现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转变,善于倾听不同的言论,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简单地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但这并非就是说教师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了,事实上,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如在复习曲线对称问题时,(1)提出问题:点(x,y)关于点(a,b)的对称点坐标;曲线 f(x,y)=0 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是什么?由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讲解。(2)例 1:设抛物线 y=x2-1 上存在关于直线 L:x+y=0 对称的相异两点,求这两点坐标。师生共同分析点关于直线对称问题的一般解法及特殊直线的特殊求法,由学生解答。(3)若改 y=x2-1 为 y=x2-1,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点,如何来判定呢?(4)若改 y=x2-1 为 y=ax2-1 抛物线若存在关于直线 x+y=0 对称的两点,求 a 的取值范围,与学生一起板演过程,可解得 a>。二、在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新能力总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问题解决是创新的土壤,并不一定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包含有创新,但创新无疑都包含着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