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应用摘要: 财政部 2006 年相继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 新企业会计准则施行的最大亮点就是正式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及计量属性, 并且规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范围。本文首先论述了公允价值的涵义,并从公允价值的含义出发,着重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进而提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公允价值的涵义1.公允价值的定义2006 年 2 月 15 日 财政部发布了包括 1 项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这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所谓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将其定义为: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另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 2000 年 2月发布的第 7 号概念框架中对公允价值定义如下: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上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亦即在非强制性或非清算性销售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交易(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金额。我国2006 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尽管各个国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同,但它们对公允价值的认识却基本相同: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现时的、强调公开、公平的价值形态:确定公允价值时应考虑交易双方或评价主体主观判断的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 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大体一致。公允价值最大的特点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参与市场交易理性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共识后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新准则实行一年多来的事实证明适度地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 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一方面, 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入发展为公允价值的引入奠定了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