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文 题 目我国面临国外反倾销的策略研究选题原由: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1 理论意义尽管现今中外经济学者、政界人士和实体企业都在关注外国对华反倾销问题 -一反倾销的原因、特征、效应及应对措施等,但这些文献相当多还停留在分散和就事论事的状态,很难找到解释国外对华反倾销行为的一般基础性和系统性理论。本文建立的中国应对美国反倾销的应对机制,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寻求解决反倾销贸易摩擦的最优策略、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从而有利于当今全球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同时进一步研究外国对华反倾销及应对问题,对于优化我国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推动我国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 国外研究动态2.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王顶(2019)则分析了反倾销法的理论目标同现实操作之间存在的冲突,并指出正是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主义性质成为反倾销措施被滥用的根源。成璐(2019)从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反倾销的贸易保护主义性质,认为反倾销已经沦为贸易保护主义工具。黄思雅(2019)从欧美反倾销法关于倾销认定和产业损害认定标准的演变入手,分析了反倾销法的贸易保护主义功能。宋利芳(2018)认为,中美贸易逆差是导致美国对华反倾销肯定性裁决的主要原因,与裁决数量的增长有很强的因果关系和显著稳定的相关关系。杨杰(2018)也认为,美国对华强烈使用反倾销措施是与中国经济持续扩张造成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相关的。但是美国很可能夸大了中国的倾销幅度。因为中国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快速的技术变革、产业结构与竞争的变化。杨松(2018)提出,中美的贸易差额的大幅增加,使得美国国内行业寻求保护的概率增大了,而美国当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比较容易接受其反倾销申诉。可以说,美国反倾销事件的数量增加,与中国的出口涌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扩大有关。王耀华(2018)在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问题时,也提出美国对华日益增长的贸易逆差成为对华反倾销的重要原因。刘璐(2018)认为,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反倾销应诉不力、中国对美贸易的迅速增长及中国对美反倾销的纵容是中国企业屡遭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外因。而出口产品质量不高、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及国内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是主要内因。戚丹文(2003)通过分析美国对华柠檬酸反倾销案中商会应诉成功的经验,运用案例法、不完全归纳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