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竹笛名曲《听泉》的艺术特点【摘要】:詹永明的《听泉》创作于 20 世纪 80 年代,该乐曲对吹奏技巧进行了革新,发明了指孔吹奏技术,同时还运用了低音竹笛独白的技巧,根据传统曲式来表音乐中的山水,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也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笛曲发展。但是,如今关于《听泉》的相关研究却并不多见,而本文则基于对詹永明的《听泉》的学习,通过对乐曲吹奏及艺术特征的全面研究,最终希望能够使竹笛学习者能够对《听泉》的认识更加深入,进而在这首乐曲的学习中获益匪浅。【关键词】:詹永明;《听泉》;艺术特点;演奏技巧前言从 20 世界 50 年代开始,独奏舞台上开始出现了中国竹笛的影子,并且受到不少观众的青睐。时至今日,中国竹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粉丝。在早期,竹笛作品主要是发源于我国传统的戏曲音乐与民间音调,然后在不断的发展中,不少演奏家对于竹笛性能的了解逐渐通透,一系列的竹笛作品应运而生。到了现在,创作竹笛方面的协奏曲已成为不少专家的兴趣所在。1986 年,詹永明先生创作了一首竹笛独白作品《听泉》,对于竹笛协奏曲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要以高昂的热情投身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学习之中,深刻了解其艺术精神与内涵。詹永明属于中国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从他很小的实话开始,他就走上了竹笛的学习道路,并且师从赵庭松(中国著名笛子艺术家)。在之后的艺术之路上,他又虚心求学,深得各位大师指点,掌握了各派的精髓,最后形成了南与北互相结合,刚强和柔和互补的独树一帜独一无二的派别。在文化部于一九八二年举行的“全国民族器乐独奏观摩演出”中,他凭借精彩绝伦的表演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表演奖。刚起步之初,詹永明就创作了不少经典笛曲,以《断桥会》《西湖春晓》等尤为有名。这些年来,他还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进修深造,并且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艺术能力,经过名师指导,他渐渐开始了笛曲的创作。在不断地摸索、尝试之后,作品《听泉》正式问世,并且广受好评。一、《听泉》的创作背景简介我国的竹笛独奏主要始于 1950 年以后,这些竹笛独奏曲目主要的代表有刘管乐、刘森等为主,通过改编创作让竹笛作品成为了舞台的重要独奏曲目,这些作品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刘管乐的《卖菜》、新派刘森的《牧笛》等,都不同程度促进了笛乐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也为后来的吹笛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