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静压预应力管桩一、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准备㈠技术准备1、施工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各施工部位地段进行详细的了解。2、组织各部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掌握施工的形式和特点复核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同时审查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3、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积极学习,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施工经验,充分利用已有先进的技术,提高该工程施工的科技含量。4、桩位编号:为了便于工程质量控制和技术资料整理,根据桩位平面图对桩位进行编号,确定施工顺序及各桩机的施工区段。5、搜集有关建筑物场地及附近地上、地下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资料,对可能受影响的要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6、进行成本控制,制定供料计划,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7、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好监理单位的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8、技术负责人依据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向各施工班组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9、工程桩正式施工前,先进行试打桩,检验设备性能和调整施工参数。㈡施工现场准备工作1、根据规划提供的工程定位基线及水准点,完成施工现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的测量定位、高程引测,并报有关单位复验。2、在桩基施工区域地面采用碾路机碾压平整,方便桩基施工。3、完成临水、临电、临时设施的设置工作㈢材料准备1、依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材料品种、规格计算材料需用量,编制材料需用计划。2、依据材料需用计划及进度计划编制材料供应计划,落实材料货源,合理、及时进场。3、组织材料进场,合理进行布置和堆放。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流程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法㈠定位放线1、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及规划部门交桩点位,将坐标控制点、水准控制点按标准设置要求布设在施工现场,标准控制点数量满足施工需要及测量点间互相复核的需要即可,然后依据设计图纸精确算出尺寸关系或各桩位坐标,对桩位进行精确测放。2、利用电子全站仪采用坐标定位方式放出桩位,并进行闭合测量程序进行复核;同时利用水准仪对场地标高进行抄平,然后反映到送桩器上,显示出送桩深度,做好桩顶标高控制工作。3、桩位放出后,在中心采用 30cm 长① 8 钢筋或者竹筷插入土中,根据需要做好标识:钢筋(或竹筷)端头系上红布条或点上白灰,然后画出桩外皮轮廓线的圆周,便于对位、插桩。4、为防止挤土效应及移动桩机时的碾压破坏,针对单桩、独立承台制定不同的放线方案。㈡桩机就位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