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小学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让师生安全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普遍增强,安全素养得到普遍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显著提高;校园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围绕创建“平安校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每月有计划、每周有安排。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贯穿于学生教育全过程。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和现代媒体,采纳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全方位、系列化的学生安全教育活动.重点做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损害、防火灾事故、防食物中毒、防传染病、防拥挤踩踏、防自然灾害、防传销、防诈骗、防毒品侵害、防邪教等安全教育.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加强安全教育的实践和体验,加强互动式安全体验教室(馆)、体验中心建设,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习惯、安全素养,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二)开展安全进展理念宣教活动。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主线,利用班会、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网络、标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宣传,普及安全防范基本知识,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宣传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典型,使安全教育理念家喻户晓、深化人心。 (三)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把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摆在安全工作的突出位置,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切实落实“十个一"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坚持开展警示教育(每天晨会五分钟安全警示教育、学校进出门口醒目位置设置防溺水安全提示牌等),做到防溺水教育全覆盖。通过家访、《告家长一封信》、手机短信等形式,提醒学生监护人切实承担起学生脱离学校监管后的教育、看护、监管责任,做到《告家长一封信》全覆盖,并有家长反馈回执. (四)开展师生交通安全教育.进一步落实“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深化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可通过“案例教育"(利用发生在本地本校周边的交通事故案例进行教育)、“互动教育”(法制副校长、交警与学生一起对重大事故案例剖析,以案说法,查找原因,总结教训,举一反三)、“自我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查找本校和身边的交通安全隐患,并提出消除安全隐患的措施和办法)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知道交通法规,认识交通标志,认识违反交通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