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论文企业管理案例分析论文:财务会计报告问题分析摘 要: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最主要方式。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存在着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重成本而轻价值,侧重于企业历史的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逻辑混乱,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内原逻辑关系的瓦解等问题,必须从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进行改革.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观;逻辑关系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未能得到应用 作为会计基本特征的“实质重于形式”指的是要使会计资料如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交易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他们的经济实质,而不是只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反映和核算。因此,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实质发生背离时,会计核算应该根据经济实质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在现实中,往往是“法律形式"取代了“经济实质",占据了对会计处理的指导地位。例如,现行财务会计模式对资产的计价始终受稳健性原则或谨慎惯例的支配,而不是站在企业持续经营的立场上进行资产计价,而且由于各国税法(尤其是所得税法)的影响,在实务中依旧根据稳健性原则而不是“持续经营"作为资产计价的基础。 2 过于看重成本而轻视价值 成本代表资产的存量特征,而价值则代表资产的流量特征,联系到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所继承的传统财务会计的特点-—确定性、历史的交易或事项、稳健性等可以看出,现行财务会计模式重成本而轻价值是由于考虑到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而提倡重价值却是站在要求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具有更高的相关性的立场或角度上的。在实际中,可靠性和相关性同样需要权衡,两者同样重要。 3 对预测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不重视 从 FASB 的会计要素定义就可以看出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记录的汇总表.尽管其提出了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观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而且这也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要求相背离。所以,我们应该从更基本、更高层次的会计理论-—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入手,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统一性的协调处理。事实上,重视历史的经济活动而忽视现在尤其是未来的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只认识到会计对象是简单的价值运动或过去的价值增值运动,而否定了作为会计对象的价值增值运动可以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点. 4 求图体现资产负债观而不是收入费用观 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