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的孩子门已经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橡皮泥制作的技巧,并且这个年龄阶段,正好是爱想象,爱制造的时候,所以可以制造出很多奇思妙想的作品,但是三年级学生相对自律能力还比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要让学生多做老师少讲。实行的措施: (1)老师要仔细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 (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选择各班有一定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一次,要坚持课余活动的原则.组织好学生高质量的参加学校十三周安排的科技手工制作大赛。而作为乡村少年宫的一块儿,本学期就手工组本身活动组织两次竞赛,设奖项鼓舞学生,使得学生有更浓厚的兴趣. (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育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在学期结束时,要举办全校性的手工作品展览会,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1。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培育。 2。动手能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的培育。 3.想象力制造力的培育.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因此,挖掘学生的制造性让学生受益终生。 4。主动思考能力的培育。我们教学中主张给孩子留下的永远是问号,而不是句号.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学会主动学习。5。自信心的培育。手工制作,小东西,大成就。学生做完作品,拥有的不仅是作品,更有着满满的强烈的成就感。再适时加上老师及家长的鼓舞,让学生感知到原来我真得很棒! 6。专注力的培育。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根据家长要求来做事情,总是心不在焉。而作他感兴趣的事情时,却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孩子的兴趣与培育专注力结合起来。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充分调动手眼脑,是指协调一致的同时,形成对自我的控制能力.1、巩固一些泥塑中的最基本的技能技法。 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 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泥塑技巧,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 泥塑活动是学生手工活动中的一项,它微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简单,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根据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