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基础知识1。1 信息化知识信息:信息的概念有两个基本的层次,即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本体论层次是纯客观的层次,只与客观因素有关,与主题因素无关,认识论层次则是从主体立场来考察的信息层次,给与客体因素相关,也与主体因素相关而认识论层次即与客观因素相关也与主题因素相关。两个层次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和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把本体论信息恰如其分地转化为认识论信息,为其后的决策提供依据.信息化:是人类社会进展的一个高级进程,它的核心是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养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6 个要素,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法律规范。(1)信息技术应用是龙头,向其他五个要素提出需求,其他五个要素又反过来支持信息技术应用。(2)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的需求时,对其他四个要素提出需求。(3)信息网络是前两个要素的基础,在满足前两个要素的同时,对其他三个要素提出需求。国家进展信息化战略要点:(1)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2)推行电子政务(3)建设先进网络文化(4)推动社会信息化(5)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6)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7)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8)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9)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1。2 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概念: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得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的内容:(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1。3 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4 个进展阶段,基本 MRP(物料需求计划),闭环MRP,MRPII 和 ERP。 ERP 系统是一个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