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模拟卷一、推断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1.韦伯尔的实验表明,5—11 人组成的中等规模的群体能得出最为有效的决策意见.( √)2.勒温的讨论表明用增加推动力量的方式去进行组织变革是一种比较容易的事情.(×)3。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高,这种现象叫做社会助长作用。(√)4.组织在设计奖励方法和奖励制度,需要考虑员工的年龄阶段和性别等各种个体化因素。(√)5。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23456789101。梅奥在霍桑试验分析中认为,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A)A。社会因素 B.工作条件C。休息时间 D.工资酬劳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反应的是(A)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3.属于非文字智力测验的是(D)A。 斯坦福—比内量表 B. 比内-西蒙量表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 瑞文推理能力测验4.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A)A.个体 B.群体C.团队 D.组织5。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 D )A.态度 B.性格C。气质 D.能力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不包括(B)A.对食物的要求 B.对友谊的要求C.对休息的要求 D.对性的要求7。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C)A.竞争程度 B.合作程度C.工作绩效 D.凝聚力8.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的(A)A.影响力 B.号召力C.指挥力 D.领导力9.提出公平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B)A.弗鲁姆 B.亚当斯C.斯金纳 D.阿得弗10.在各类强化方式中,最常用而有效的方式是(A)A.正强化 B.负强化C.自然消退 D.惩处三、名词解释(共 5 小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 归因答: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2。 过程型激励理论答:过程型激励理论是在需要型激励理论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它从激励的起点 --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如何被推动、引导和维持或最后终止等问题.3.自我解脱偏见答:在对自己行为或他人行为归因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从而躲避承担失败的责任,这种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