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业 计 划 书项目名称 工况续航 330 公里换电模式电动汽车项目单位(盖章)芜湖华豹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地 址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电 话传 真电子邮件 联 系 人韩建方芜湖华豹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保 密 承 诺 本商业计划书内容涉及本公司商业秘密,仅对有投资意向的投资者公开。本公司要求投资公司投资经理收到本商业计划书时做出以下承诺: 妥善保管本商业计划书,未经本公司同意,不得向第三方公开本商业计划书涉及的本公司的商业秘密。 投资经理签字: 接 收 日 期: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摘要在电动汽车这台大戏的舞台上,传统车企凭借 100 余年的历史经验和世界级巨头的显赫地位,当之无愧地成为绝对主角,并拥有制定规则的话语权。所以,电动汽车应怎么搞,自然是传统汽车巨头说了算.因此,我们所看到的电动汽车进展的脉络是这样的:传统燃油汽车-—(弱)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这个从燃油汽车起步,逐步过渡到纯电动汽车的脉络正是传统汽车巨头规划出来的,而这样演变过来的电动汽车,也深深地嵌入了燃油汽车的基因,甚至可以说,电动汽车不过是燃油汽车的新版本。电动汽车是否还会有另外一种路径?就象自行车被电动自行车取代、模拟手机被智能互联网手机取代时,原来的巨头都退居到视线之外了,新的企业成长了起来。电动汽车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的可能性?商业进展史告诉我们,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技术变革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然而,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变革比汽车行业的变革更艰难,因为传统汽车行业的体量太庞大了,它对于任何一个新兴技术的原创者来说,无论是资金、品牌、影响力、与政府的关系,其力量对比的悬殊可以用雄伟泰山与一粒尘埃相比,这是无比艰难的挑战,其难度是其它行业技术变革过程中新旧交替难度的亿万倍。可以说,除了美国之外,不存在新兴力量挑战汽车巨头的这种可能性。这是因为美国已经超越了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核心的时代,而是把金融业看成是自己的命根子,并不在乎汽车行业的巨头被谁挑战或者改朝换代,所以才会出现特斯拉这样的逆袭者,但这仅仅是个特例,只会发生在不把汽车当回事的美国.但是,奇迹总是会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这是因为汽车企业以及他们的巨头们自己为挑战者提供了制造奇迹的机会——根据汽车巨头的技术路线所生产的电动汽车,都正在驶向一个无法跨越的断崖:电池寿命过短、衰减过快,导致其使用价值大打折扣。尤其是在中国,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