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专题结课论文题 目 老子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姓 名 专 业 学 号 一、《道德经》部分原文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第五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第七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二、对老子思想的理解老子的思想概括起来大体有四个部分:(一)本源论 本源论的核心体系‘道’。什么是道?老子哲学本体论可叫做“道"论。“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全书 81 章,直接谈及“道”的有 37 章。“道"字出现 74 次,运用形象、概念和推理方法,从不同层面阐述关于“道”的哲学2。 老子所说的“道"是指宇宙的本源,万物得以生长进展的的本源、总依据、总根源。万事万物怎样产生的,产生后又是根据一定的规律运行,有条不紊的循环,春夏秋冬不变.是谁在操纵、安排,一点不乱,老子认为就是道.老子所说的道是一个哲学概念,是宇宙的本根,万物的起点,人的父母,植物的根。 老子的“道"论包括:“道”是世界的本原,由“道”到万物,是一个逐渐运动、根据万物规律演化的过程,即“道法自然”的过程;“道"是万物变动的根源,它在万物演化中体现出相反而相成的作用.(二)辩证法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老子,《道德经》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辩证思想的内涵包括:事物的运动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