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校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学校专业老师的短缺,造成学校的专业设置、培育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需求不完全相符,以致不能形成科学法律规范的校企联合培育人才体制机制.学校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对合作企业的较大吸引力。部分专业还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职业特色,没能形成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而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不能完全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目前,有些专业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没能从培育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育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2、企业参加职业教育进展的动力不足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其参加职业教育进展的动力源自其经营目标。有部分企业将参加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认为参加职业教育的进展,对于企业的投入和收益均产生不了较大影响.企业合作意识淡薄,没有充分把培育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没有把校企合作当成是选择人才的途径,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育过程关注不够。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一是给企业增加管理成本.企业要安排专人管理;企业要安排学生吃住,需要费用;学生生产效率相对要低,而且在操作中易出废品,增加原材料费用。二是给企业增加风险。学生在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一旦发生事故,企业要承担医疗费或抚恤金等费用。三是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怕影响企业声誉. 3、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 现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能使校企合作变成来自学校和企业自身内在进展的一种动力需要,急需创新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校企合作由学校和教育部门推动成效甚微,多数是短期的、不法律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愿的整体行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缺乏校企双方沟通沟通的平台,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传统的职业学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政策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模式没有形成。二、校企合作意见建议1、提高政府推动校企合作的战略意识校企合作只有在政府统筹和支持下,部门、企业和学校才能在校企合作上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