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移植的质量控制标准肝移植自 1963 年由美国的 Starzl 首次用于临床以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展,麻醉、监测系统的进步和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开发,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并证实对终末期肝病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我国肝脏移植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国情的因素,进展较为缓慢。自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肝脏移植在我国掀起了高潮,开展单位日益增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由于肝移植手术操作复杂,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繁多,因此对其进行一定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鉴于此,通过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借鉴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制定了肝脏移植质量控制标准。一、供体标准移植供体器官的来源主要是脑死亡尸体供者和无心跳尸体供者,近年来,由于供体器官来源短缺,供肝来源扩大到活体供肝.1、活体供体的选择必须满足的条件有:1)、捐献者决定必须是在经过一段时间间隔后的两次完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作出的;2)、供者必须是受体的直系或次直系亲属;3)、供者必须无慢性疾病存在;4)、供受者的 ABO 血型必须相容,但对于 2 岁以下尚无预存的和可检测出的 ABO 血型抗体的受者则不是必须的。在完全满足以上条件的情况下,供体必须同按计划作全面的体检,体检内容包括:1)、医学、社会和家庭等病史,精神学评价;2)、严格的全身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血型,淋巴毒交叉配合试验,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脂酶、C 反应蛋白等),凝血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甲状腺功能试验,血脂分析,肝炎病毒全套,单纯疱疹冱,巨细胞病毒,E-B 病毒,HIV,生育期妇女作妊娠试验;4)、胸片,心电图及运动心电图,肺功能测定,身体体积描记图;5)、腹腔动脉及肠系膜动脉造影;6)、子女患有 Alagille 综合征的供者作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上述检查如有明显不适合手术条件者应排除其作为供者。此外,有如下情况者也不能作为供者:1)、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使用避孕药、有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病史、低抗凝血因子 III、低 C 蛋白等。对于吸烟及使用避孕药者必须于术前 3 个月停止;2)、精神不稳定因素:对供肝手术恐惧和疑虑、家族关系不稳定、可预知的术后经济问题及专业问题.2、尸体供体的选择由于各个个体的情况不同,选择供体的条件可能变化较大。对尸体供体的选择,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免疫学选择:由于肝脏为一免疫特惠器官,对免疫学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