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物理治疗【目的】 1、 保持肺泡充气.2、 矫正肺不张3、 清除痰液4、 改善通气/血流比例5、 使骨骼肌方面的功能发挥最大功效。【评估】1、 评估病史(既往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体格检查(神经、骨骼肌、胸肺)2、 有效排痰的评估及观察要点: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咳痰能力、影响咳痰的因素、合作能力。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与体位的关系。评估肺部呼吸音情况.【准备】护士:着装干净,洗手、戴口罩。环境:清洁、安全、宁静、舒适。用物:听诊器、枕头、必要时准备吸引设备、呼吸皮囊,必要时备振动排痰仪 【操作要点】1、 有效咳嗽(1)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上身微向前倾(2)缓慢深呼吸数次后,深吸气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数秒,然后进行 2-3 声短促有力的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循环做 2-3 次,休息或正常呼吸几分钟后可再重新开始.2、 叩击或振颤法(1)在餐前 30MIN 或餐后 2H 进行。(2)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实行相应体位。(3)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脊椎、胸骨、肩胛骨)部位。(4)叩击法:叩击时五指并拢呈空杯状,利用腕力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快带有节奏地叩击胸背部。(5)振颤法:双手交叉重叠,按在胸壁部,配合患者呼气时自下而上振颤、振动时由慢到快,由下而上、由外向内。(6)振动排痰仪:根据患者病情,年龄选择适当的振动频率和时间,振动时由慢到快,由下而上,由外向内。3、体位引流(1)餐前 1—2H 上或餐后 2H 进行。(2)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体位。(3)引流顺序:先上叶,后下叶;若有二个以上炎症部位,应引流痰液较多的部位。(4)引流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并发症进,立即停止引流,及进处理.(5)辅以有效咳嗽或胸部叩击或振颤,及时有效清除痰液。【肺部叩打(CPT)操作流程】素养要求:仪表、态度法律规范洗手、戴口罩用物准备:听诊器、枕头、必要时准备吸引设备解释:向病人解释咳痰的重要性并教会正确咳痰、咳嗽及深呼吸 评估:了解病史及适应症,确定无禁忌症;评估呼吸型态;听诊肺部以确立痰液积聚部位;了解病人及家属意愿、认知和执行能力。禁忌症:不稳定的头颅/脊髓损伤、肺栓塞、大咯血、胸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活动性出血等。安置合适体位:体位取决于病人病情及所叩的肺段以利引流肺扣击 1)方法:掌合成杯状,拇指紧贴四指,用腕部力量,对肺部有节奏扣击, 扣击由下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