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专业的进展与就业专 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班 级:20240313学 号:2024031304姓 名:韩朝辉一、专业进展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受当时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在该学科的进展过程中,专业面曾一度越分越细。50 年代初期只有锅炉、汽轮机、内燃机等专业,以后又先后办起制冷专业与风机专业,制冷专业又细分出压缩机、制冷及低温专业.在 50 年代末又创办了核能专业,在六七十年代有些学校先后设立了工程热物理专业。这样,能源动力学科中的专业就先后包括有锅炉、涡轮机、电厂热能、风机、压缩机、制冷、低温、内燃机、工程热物理,水力机械以及核能工程等 11 个专业,形成了明显的以产品带教学的基本格局。 上说,这种专业划分与当时我国计划经济的体制以及工业进展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适应的。过窄的专业面,但却培育了专业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因此,在当时对我国经济的进展和工业体系的重建,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的进展和高新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科技、管理体系的大量引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原有的过细过窄的工科专业设臵,总体上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进展对人才的需要,必须进行专业调整。这也就是说,在上个世纪学习的是一个点,而现在学的是一个面,但要求要学像一个点那样精,这是培育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是时代进展不可阻挡的潮流。 因此,在 1993 年原国家教委进行的专业目录调整中,将能源动力学科的上述前 10 个专业压缩为 4 个专业,即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保留。1998 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专业目录,将上述前 4 个专业进一步合并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单独设立。2024 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调整热能与动力工程为能源与动力工程.立足当前形势,加大对传统能源的利用度.众所周知,我国的现实国情,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利用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如何提高传统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讨论的专业人士,是中国未来的能源和电力工程讨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重视进展新的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和其他不可再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和限制,对一个主题,因此,未来的能源市场的主战场将转向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并不能通过缺乏资源,减缓经济进展的步伐,因此,专业人士不停地关注新的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