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_第1页
1/21
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_第2页
2/21
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_第3页
3/21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 5)课时安排:4 课时教学目标: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3、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4、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三、自然灾害与环境 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四、防灾与减灾 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2、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3、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4、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本讲重点:1.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本讲难点: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考点点拨:第一课时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自然灾害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制造的各种物质财宝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1)特别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属性被破坏后情况矿产资源等非可再生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水资源可再生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大气资源可再生生物资源可再生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逝而不会再生土地资源可再生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从区域角度看。进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