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享经济理论:分享经济是一种劳动的单位成本随着就业的增加而下降的经济,也就是一种劳动的边际成本(MCL)小于劳动平均成本(ACL)的经济.2.韦茨曼分享酬劳制度三种方式:产品工资、收入分享、利润分享.(收入分享可能会产生劳动的边际成本和劳动的平均成本之间最大差)3.企业人工费用:也称用人费(人工费)或人事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职工的全部费用。根据国际惯例,人工费用应包括为雇佣职工所发生的一切费用。4.企业人工费用与企业人工成本费用根据国际惯例是一致的。5.我国企业的人工费用构成:(1)从业人员劳动酬劳(含不在岗职工生活费)(2)社会保险费用(3)住房费用(4)福利费用(5)教育经费(6)劳动保护费用(7)其他人工成本。6.从业人员劳动酬劳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酬劳、人事档案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劳动酬劳、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酬劳。7.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企业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在岗职工的劳动酬劳总额。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8.不在岗职工生活费:企业支付给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但仍由本企业保留劳动关系职工的生活费用。9.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1)实物劳动生产率(2)销货劳动生产率(3)人工费用比率(4)劳动分配率(5)增加值劳动生产率(6)单位制品薪资(7)损益分歧点10. 薪资水平公式重要原则:生产率的增长先于薪资的增长。11. 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销货额=人工费用/职工数÷销货额/职工数12. 实物劳动生产率:某一时期内平均每一职工的产品数量.它是衡量企业人工费用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13. 销货劳动生产率:某一时期内平均每一职工的销货价值,它是衡量企业人工费用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14. 人工费用比率:是指企业人工费用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也可以说是企业人均人工费用占企业销售劳动生产率的比值。(重要尺度,也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5. 劳动分配率:是指企业人工费用占企业增加值(也称企业净产值或附加值)的比率。16. 适当劳动分配率措施:提高企业的技术构成、资金周转率、生产紧销或适销对路产品等.17. 增加值劳动生产率:也称净产值劳动生产率,指平均每一职工生产的增加值或净产值。18. 单位制品薪资:平均每件或每单位制品的人工费用。19. 损益分歧点:企业利润为零时的销售额,是企业盈亏的分界点。20. 劳动分配率基准法,是以劳动分配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