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教育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校园网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更好更快地建设校园网是推动高校教育发展改革的必要手段。大学校园网的用户主体主要是教职工与学生,这两个用户群体对于校园网的使用程度很高。教职工通过校园网进行日常办公与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则通过校园网学习知识、选修学习课程和娱乐。由于学生占学校校园网用户的很大一部分,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是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使用校园网络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大学生使用满意度的因素,相关部门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改进,提升校园网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校园网的发展起步较早,尤其是在美国。早在 20世纪 90 年代,95%以上的高校都有无线网络覆盖。这些国家在网络设计、局域网交换技术、无线和蓝牙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美国许多高校的校园网设计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教育产业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教育网络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是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应用系统与教育内容的共享与交流。国外对用户满意度的研究主要是指一套成熟的网络用户满意度评价方法,并构建了一套具体的网络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网络用户满意度。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许多现代教育和科研方法的普及必须依靠校园网。校园网络的建设速度比社会信息现代化速度还要快,为科学、普遍地研究网络用户满意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校园网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国家在校园网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各项政策技术支持,确保了校园网建设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但是在校园网的快速发展下,不能很好的顾及用户的满意度。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高原[6](2009)在顾客满意度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结合大学校园网的特点,从使用环境、资源提供、用户事务、日常管理和网络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这几个影响因素对大学校园网用户的满意度的说明情况良好。沈俊媛[7](2014)等从高校校园网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出发,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风险和感知信任这四个因素出发,探究其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感知易用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