浍 河 流 域 水 利 碑 刻 初 探摘 要:汾河下游的浍河流域留存有丰富的水利碑刻,本文据地方志等历史文献资料并结合《三晋石刻大全》,对该流域水利碑刻进行搜集和整理,并进行初步的判读,明确了水利碑刻的时空分布;通过对碑刻内容的研读,将水利碑刻分成了以下四大类:水利建设碑,民间信仰与庙宇建设碑,水权争夺与合作碑,以及水利景观碑;水利碑刻的价值包括历史文献价值、生态保护价值、旅游开发价值与美学价值等。关键词:浍河流域 水利碑刻 价值碑刻,泛指中国历史上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样。中国古代碑刻研究从古至今代不乏人,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大致集中于碑刻字体在书法史上的重大价值、碑刻文字所承载的丰富历史内容及其作为第一手资料的特殊历史价值等功效,而对碑刻本体研究甚是模糊。学者们在研究碑刻时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碑刻文献,对这些碑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称为金石学。碑刻研究在学术界有长期的研究传统,成果也比较丰富。建国以前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宋元时期,如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元陶宗仪的《古刻丛钞》等。① 自新中国成立之始,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类:公布石刻图录,如《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出版石刻丛书,如《石刻史料丛书》;碑刻释文,如《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碑刻文献学通论》等。水利碑刻是研究水利史不可缺少的资料,蕴含丰富的内容,反映当地水环境的变迁与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等。学界对水利碑刻的研究多集中于黄河流域的晋陕豫地区,如左慧元编的《黄河金石录》,范天平等编著的《豫西水碑钩沉》,刘兰芳等编的《潼关碑石》等,这与黄河流域自身的水文特征密切相关:由于黄河多泥沙的特点, 黄河下游时常泛滥成灾,为此黄河两岸人民与黄河进行了许多次的斗争,在此过程中将对黄河灾害的发生、治理等情况刊刻在碑石上、铁铜器物上,以传后世,由此就形成了分布广泛、数量繁多的黄河碑刻。亦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云南曲靖、祥云地区的水利碑刻,如赵志宏的《祥云古代水利碑刻考略》、《云南水利① 黄永年:《碑刻学》,北京:新美术杂志编辑部,1999 年,第 6 页碑刻文献研究述略》,党红梅的《祥云水利碑刻藏存及研究现状简析》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水利碑刻无论从数量还是内容上看,明清最多且最具代表性,这是由于早期碑刻遭碑厄程度高导致损毁比较严重。明清时期水利碑刻多为水资源的分配与管理长期进行博弈的结果,涉及地方水利纠纷和诉讼事件。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