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壤酶参与土壤中一切复杂生化过程,是影响物质周转和养分元素释放的关键因素,土壤酶活性能指示土壤质量状况和水平。本文选取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作为研究对象,对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垂直特征及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究黄河滩区和背河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及动态变化特征,揭示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剖面上,黄河下游典型悬河段表层土壤酶活性最高,随着土层加深,土壤酶活性减少,40cm 以下各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人工林、天然湿地、水田和水浇地表层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土层,河漫滩土壤酶活性剖面变化较小,土层间差异不显著。(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黄河滩区人工林、天然湿地、水田和水浇地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高于河漫滩,碱性磷酸酶活性低于河漫滩。河漫滩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各土层活性均比其他四种用地类型高,且随着土层加深,差异性加大。人工林和水浇地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均大于天然湿地、水田和河漫滩,随着土层加深,差异减小,到 60cm 以下均低于河漫滩,水浇地蔗糖酶活性在各土层均高于其他四种用地类型。背河洼地土壤酶活性普遍高于黄河滩区,随着土层加深,差距逐渐减小。背河洼地天然湿地和水田土壤酶活性与黄河滩区差异较大,人工林差异最小。背河洼地天然湿地和水田土壤酶活性与黄河滩区差异较大,人工林差异最小。背河洼地水田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不同层四种用地类型土壤酶活性差异与表层相一致,人工林土壤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各土层均显著低于天然湿地、水田和水浇地。(3)从季节变化上来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季节变化幅度最小,碱性磷酸酶活性季节变化幅度最大。0-20cm 土层土壤酶活性变化幅度高于 20-40cm 土层,十月到四月变幅大于四月到七月。背河洼地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幅普遍高于黄河滩区,黄河滩区人工林和水浇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季节变幅高于背河洼地。背河洼地和黄河滩区土1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幅较为一致,0-20cm 土层脲酶活性变幅接近,20-40cm 差异较大。(4)土壤性质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黄河下游悬河段土壤酶活性与土壤铵态氮、全氮、活性有机碳和有机碳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全氮、活性有机碳和有机碳对土壤酶活性直接作用最大,同时对酶活性的间接影响也是最大。关键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