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方案篇一: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条件准备工作培训记录】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条件准备工作培训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地点:主讲人:培训内容:一、认识农民田间学校1、什么是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学校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是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以“能力建设”为目的,以农民、辅导员为主进行信息、技术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是一种自下而上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参加学习的学员均为农民,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农业技术员担任辅导员,在作物全生育期的田间地头开展培训。目的在于启发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能力,通过实践与实验形式活动,使农民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2、历史渊源。1984 年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始在东南亚实施水稻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项目,1992 年 fao 在 ipm 项目实施中总结出在田间全生长季办农民田问学校(ffs:farmerfieldschool)的方法是使农民转变观念,成为改变乱用药现状,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最好方法。1989 年我国加入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以来,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在水稻、棉花、蔬菜、茶叶、果树等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推广应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创新,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中的一项重大创新,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3、与传统推广方式、培训模式的不同。在推广理念上,农民田间学校遵循“以人为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改变了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传统形式;在培训方法上,以农民生产实际和需求为内容,采用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的培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引导和鼓励农民经过相互沟通与协调,组合成具有共同求知心理和致富欲望的团队,提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自理”能力,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信心,辅导员不是通过讲课方式向农民传授技术,而是围绕农民学员设计问题、组织活动,鼓励和激发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订解决方案并完成实施,使其最终成为现代新型农民或农民专家。二、成立蒲莲乡农民田间学校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来自文墨星河)60%-80%的水平我县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更低。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原因是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