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带薪年休假制度的问题和完善 摘 要:休息权是法律给予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劳动者休息权得到维护和落实的一项具体制度.本文对现行年休假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对完善年休假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年休假制度;劳动;者休息权 年休假制度是职工每年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假期,是实现劳动者休息权的有效保障。但自《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颁布 6 年来,涌现出很多问题。对于许多劳动者来说,带薪年休假仿佛是“水中倒影”,看得见却享受不到的“一纸权利”.被形象的喻为“披着法律外衣的漂亮幻影”。如何完善和落实年休假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年休假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1.休息时间短,缺乏灵活性 美国年休假为 1 至 4 周;加拿大的年休假时间至少为两周,其最低的休息时间等于我国劳动者最高的休息时间。相比较而言,我国年休假时间过短.近年来,职场中很多企业员工出现了亚健康状况;甚至屡屡发生过劳死的案例,提醒我们休息时间的重要性.同时,我国年休假未考虑各行业的特点,统一的休息时间,规定的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如 IT 行业的劳动者,法定的休息天数缓解其高强度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2。劳动者和企业利益矛盾重重。 劳动者休息休假可缓解劳动带来的脑力负荷,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从长远看,这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年休假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出于其逐利本性,只注重短期的眼前利益,不同意增加劳动成本,利用休假的时间进行企业生产和经营,谋取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造成了企业的短期利益和员工的利益也可以说是企业的长远利益相冲突. 3。市场供求不平衡―劳动者权利意识淡薄 现今,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地位极不平等.劳动者宁愿放弃休假时间以保全自己来之不易的饭碗。劳动者缺乏法律维权意识并基于自身的短期利益(如工资、奖金等)和长远利益(如在公司企业中的地位、业绩、升值等方面)的考虑,放弃年休假。劳动者的错误意识给企业压榨其休息时间提供了寻租空间。 4.年休假制度实施缺乏惩戒机制和强制执行力。 在我国,用人单位违反年休假规定,缺乏惩处机制,职工的休息权与农民工工资各种劳动纠纷比起来,并不是头等重要的事,基本上属于民不举,官不究。工会组织也未发挥应有的民主作用,工会作为代表广阔劳动者利益的群众组织,已然成为企业、党委和政府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工会组织的行政化特征已经严重影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