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语分类总结

论语分类总结_第1页
1/6
论语分类总结_第2页
2/6
论语分类总结_第3页
3/6
一、谈孝、悌1、【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译文】: 。 2、【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译文】: 3、【原文】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译文】: . 4、【原文】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译文】: 5、【原文】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译文】: 6、【原文】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译文】: 7、【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译文】: 译文 : 。 8、【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二、君子道德修养1、【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译文】 . 分析: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3、【原文】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译文】 4、【原文】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泛 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译文】 分析: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育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5、【原文】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 6、【原文】 子曰:“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译文】 7、【原文】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 8、【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语分类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