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装备、重要设施定期检查、维护、维修、检验制度为使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制订本办管理制度: 一、设备及安全装置定期检查制度:机械设备定期检查是促进机械管理,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确保安全生产有效措施。1、定期检查的内容:1)检查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2)检查管理机构和机务人员配备情况;3)检查技术培训及各级机务人员素养情况;4)检查机械技术状况及完好率、利用率情况;5)检查机械使用、维修、保养、管理情况;6)检查机械使用维修的经济效果。2、定期检查的组织实施1)生产部每半年组织一次设备检查,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操作维修人员参加,明确检查重点和部位、检查方式,科学地组织分工,做到各负其责.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该部门主管,定人定质限期解决.3)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须及时整改,并将整改后情况提报整改监督人确认.4)设备使用部门每月组织一次设备检查,重点检查使用、保养及安全设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报整改监督人确认。 5)各部门设备管理员必须常常巡视设备使用现场,监督检查设备使用保养情况,并做好记录和总结,发现问题实行措施限期整改.二、设备及安全装置定期维修制度:1、设备修理应贯彻计划修理与视情修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定期检测,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避开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不坏不修、乱拆乱换或过度修理现象。2、生产设备由生产部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时间和设备的动力性等要求,编制设备定期维修计划,并报总经理批准。3、设备的定期维修由生产部根据定期维修计划及生产情况分批进行。4、在进行定期维修时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保证设备维修后有稳定的技术性能状况,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5、修理人员严格按安全技术措施和有关技术法律规范进行作业。 6、修理过程中控制好质量和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加强维修工艺的管理,确保维修质量。7、设备修理必须严格执行修理前、修理中、修理后的“三检制度”,严把修理过程控制关,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不准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总成不得装配,修理不合格的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8、对各生产设备建立易损、易耗零件及易损、易耗零件清单,并对易损、易耗零件建立安全库存。三、设备及安全装置定期保养制度1、为保证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随时可以投入运行,减少故障停机日,提高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