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课件•氯气概述•实验室制取氯气原理及装置•氯气的收集与净化•氯气的检验与尾气处理•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建议•知识拓展与思考题01氯气概述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熔沸点较低,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氯气的物理性质010204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直接化合生成氯化物,如与钠反应生成氯化钠。能与多种非金属直接化合,如与氢气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03氯气可用于合成多种氯化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此外,氯气还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等。用途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害。吸入氯气后,轻者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可能出现肺水肿、窒息等严重后果。因此,在使用氯气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泄漏和污染。危害氯气的用途与危害02实验室制取氯气原理及装置实验室制取氯气通常采用浓盐酸与强氧化剂(如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水和氯化物。氧化还原反应MnO+4HCl(₂浓)=MnCl+₂Cl↑+2HO₂₂,这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锰是氧化剂,浓盐酸是还原剂。反应方程式制取原理由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等组成,用于盛放反应物和进行加热。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收集前需对气体进行干燥处理。由于氯气有毒,需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环境。030201装置组成准备工作开始反应收集气体尾气处理操作步骤01020304检查装置气密性,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盐酸滴入圆底烧瓶中,同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体生成后,通过导管将气体引入收集装置中,进行收集。收集完毕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和酒精灯,将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03氯气的收集与净化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在集气瓶口放置一块玻璃片,减少氯气外逸。向上排空气法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得到较纯净的氯气。排饱和食盐水法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空气污染。吸收法收集方法氯气中含有水蒸气,需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若氯气中混有氯化氢等杂质,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除杂实验结束后,需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尾气处理净化处理实验安全规范操作环保意识仪器清洗注意事项氯气有毒,实验过程中需佩戴防毒面具,并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需妥善处理废液和废气,保护环境。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危险和误差。实验结束后需及时清洗仪器,防止残留物对下次实验造成影响。04氯气的检验与尾气处理检验方法观察法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可以通过观察气体颜色判断是否为氯气。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这是检验氯气的常用方法。硝酸银溶液氯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氯气存在。石灰乳处理将尾气通入石灰乳中,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达到处理尾气的目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将尾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从而被吸收。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尾气中的氯气,减少污染。尾气处理措施03定期检测实验室内应定期检测空气中氯气的含量,确保实验环境安全。01通风橱操作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以保证空气流通,减少氯气对人体的危害。02戴防护用具实验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氯气。安全防护05实验误差分析与改进建议药品纯度使用不纯的药品会导致实验误差,如含有杂质的氯酸钾或二氧化锰。仪器精度实验仪器的精度不够,如天平、量筒等未经校准或存在误差。操作规范实验操作不规范,如加热时间过长、温度控制不准确等。误差来源分析确保使用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等药品纯度高,减少杂质对实验的影响。选用高纯度药品对天平、量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