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案目录•计算机网络概述•网络通信协议与标准•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01计算机网络概述Part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它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期,这是局域网的快速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这是Internet的快速发展时期;第四阶段是21世纪至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硬件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传输介质(如光纤、电缆等)等。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管理软件等。网络资源包括数据、软件、硬件等共享资源。按地理范围分类按传输介质分类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按通信方式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可分为星型网络、树型网络、环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等。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可分为点对点传输网络和广播式传输网络。02网络通信协议与标准PartSTEP01STEP02STEP03OSI七层模型物理层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以及进行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负责分组交换和路由选择,确保数据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负责传输比特流,提供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1423OSI七层模型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建立、管理和终止虚电路或数据报会话。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以及进行同步控制。表示层负责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加密解密等处理。应用层提供应用程序使用的网络服务接口,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通过确认机制、重传机制等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UDP(用户数据报协议)负责网络层的数据传输,提供路由选择和分组交换功能。IP(互联网协议)用于在IP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如报告错误、进行网络诊断等。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TCP/IP协议族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第三版)IMAP(Internet邮件访…FTP(文件传输协议)HTTPS(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支持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数据传输。在HTTP的基础上增加了SSL/TLS加密机制,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用于从一个主机到另一个主机上的文件传输,支持上传和下载文件。用于发送电子邮件,将邮件从发件人的邮件服务器传送到收件人的邮件服务器。用于接收电子邮件,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提供更为灵活和高级的邮件访问功能,支持在多个设备之间同步邮件。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03局域网技术Part局域网的特点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短距离通信、通常采用广播式通信方式等。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是一种在小范围内实现计算机之间通信的网络,通常覆盖一个建筑物、校园或企业园区等。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等。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以太网技术以太网的发展历程从10BASE-T到100BASE-T,再到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以太网的工作原理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实现网络中的计算机在共享传输介质的同时进行数据传输。以太网的帧格式包括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字段、数据字段、填充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010203无线局域网的标准IEEE802.11系列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和802.11ax等。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采用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协议,支持多种加密和安全认证方式。无线局域网的设备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无线路由器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