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任务驱动主导着信息技术任务驱动主导着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技术课不仅是简洁地教学生技术,更主要是培育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力。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主导着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培育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和意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实力,培育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目标,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适应课程的要求,是信息技术老师迫切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方法,同时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也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 “任务驱动”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新学问隐含在一个或几个详细的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探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学问的意义建构。 “任务驱动”的特点就是围绕“任务”绽开教学,老师设计了合理的任务,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完成各项任务;而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当发觉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刚好向他人或老师求助,此时老师就发挥了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任务作为重要的载体,被老师学生运用,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老师、学生、任务三者是主动的互动关系。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详细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奇异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索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育了创新意识、创新实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觉问题、思索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结合学生特点,细心设计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学习“中文 WORD 的功能和运用”一章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致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学问点:(1) WORD 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 的图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