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 通信专业人才培育方式 随着经济的飞速进展,社会要求技能型人才具有更高的素养,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带来了新的进展机遇和挑战。培育技能型人才,必须依靠有力而有效并贯穿整个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因此,本人认为通过“工学结合,先厂后校”阶梯式模式进行实践教学能实现课程学习和职业岗位“零距离”。 1、“工学结合、先校后厂”人才培育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先校后厂”人才培育模式是指在人才培育的全过程中,以培育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高素养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式。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育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学校进行以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培育职业素养。第二阶段是到企业接受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模块教学、项目教学,把动手能力提到重要地位。 2、“工学结合、先校后厂”人才培育模式的实践过程 2.1 合作企业的选取。“工学结合、先校后厂”的人才培育模式,对合作企业要求很高。我们选择新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该公司在技术、场地方面具有优势。我系和这家企业合作,实现了“先校后厂”合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问题,为专业建设和进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2 良好的运行机制的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工学结合、先校后厂”人才培育模式能顺利进行和可持续进展的重要保障。经我系和企业协商,我系负责招生、基础课教学,新龙公司负责提供专业核心课的师资、集中实训设备和场地。 2.3 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的制订。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由我系与企业共同制订,根据专业特点,方案在培育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方面加大了实践环节,采纳“先校(教学——实践)后厂(实践)模式完成人才培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学年:公共课和专业 基 础 课 学 习 。 学 习 数 学 、 英 语 等 公 共 课 以 及 C 语 言 、PHOTOSHOP 等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专业基本技能学习。由学院专业课老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老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理论与实践并重,主要学习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SQLSERVER、C#、等课程,实践部分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最后三个月在实训室集中综合实训所学技能。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企业实践,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到企业,企业指定导师,在真实实训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