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TK 定位原理概述RTK 测量利用的是载波相位差分 GPS 技术来实时定位的,正是凭借差分改正和载波相位测距两种测量方法才使得动态定位的精度可以到达厘米级。差分 GPS 技术是利用了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空间的相关性来进展差分改正的,从而将定位的误差削弱。标准的差分GPS 原理是将基准站架设在高精度的点控制点上,通过基准站单点定位确定测站的位置坐标,然后通过实时定位测得的坐标与控制点坐标的比对,从而确定基准站上的定位误差。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测量效率,基准站通常也可以架设在未知点上。下文就 RTK基准站架设的两种情况进展解释。说明其架设原理。GPS 系统定位采纳的是 WGS-84 坐标系,如下列图所示。它是一个地心坐标系,所有的 GPS 接收定位测得的坐标都是基于该坐标系的坐标。换而言之,GPS 接收机只能识别 WGS-84 坐标。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基于定位精度、坐标、控制变形等原因往往会建立其他坐标系统。这样就涉与到了坐标系统之间的相互转换,所以这就是为何几乎所有的 GPS 解算软件中都有坐标系统转换程序的原因。现就国坐标系统的应用为根底,介绍一下 RTK 测量时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至今为止,我国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主要有 54 坐标系统、80 坐标系统和国家 2000 坐标系统。这三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采纳了不同的椭圆基准。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地方独立坐标系统,它是在上述几种坐标系的根底上建立的。高程坐标系统主要有 1956 黄海高程基准和 1985 国家高程基准两个系统组成。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主要有七参数、四参数、三参数和一参数等。根据两套坐标系统之间的几个关系可以采纳相应的转换方法。RTK测量过程中坐标系统的转换分为平面转换和高程转换两个方面。平面转换主要是采纳控制点反算转换参数的方法,根据测区围和精度的要求采纳不同的转换方法。对于涉与到两个不同椭球基准的坐标系统之间的相互转换,一般都采纳七参数进展转换,假如测区面积较小,可近似当做平面时〔约 10 公时围〕可采纳四参数进展转换。GPS 高程系统的转换主要是采纳高程拟合和似在地水准面精化模型进展高程插。高程拟合主要有平面拟合和曲面拟合两种方法,平面拟合是在平面选择至少 3 个高程控制点,通过 GPS 测量得到这些控制点的两套坐标,通过两套坐标系统求差可得到每个控制点上的高程异常值。然后根据不同的方法进展插高程异常值,能过 GPS 测量,根据 GPS 高程以与高程异常值可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