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 理论在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应用 摘要:TPM 理论全称为 TotalProductiveMaintenance,是一种全员生产维护的现代化设备管理理论。该理论以提升综合效率为管理目标,以预防维修为保证,强调全员参加。因此,将该理论应用于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中,对于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成本高居不下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本文对基于 TPM 理论的公路机械设备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TPM 理论;公路机械设备;设备管理;应用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公路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许多高科技设备已经被运用于公路养护实践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公路养护效率大为提高,但是相应的,设备管理就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难点[1]。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传统模式为维修部门主管,但在新形势下,此种模式已经开始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将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中很有必要。 1TPM 理论概述 1.1 基本概念。TPM 理论源自日本,提出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目前,关于 TPM 理论,比较统一的认识是:TPM 理论是一种以提升效率为主要目标、以系统预防维修为保障,全员参加、小组推动的设备维修管理理论。1.2 突出特点。结合 TPM 理论的定义可知,该理论的特点包括下述几项:①以综合效率为主要目标,具体内容涉及产量、劳动情绪以及费用等任务。②管理系统化。以 TPM 理论为支撑的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特征,也就是说设备从开始使用到报废的过程都在 TPM 管理的范围内。③人人参加。TPM 理论要求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也要积极参加设备管理,管理责任由全员共同承担,其中重点强调了设备操作人员自主维修的必要性。 2 当前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 动态监控相对不足。尽管目前设备养护工作的水平与以往相比已经明显进步,但是,管理工作中,综合效率依旧整体偏低。具体来讲,当前的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中采纳的维护方法较为单一[2],再加上互动能力的缺失,设备管维的成本普遍是比较高的。要想扭转此种局面,就要重视创新设备管理思路,对管理方法进行调整。在所有的问题中,动态监控的缺失是一项非常突出的问题,其直接导致管理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设备管理的创新需要以监控系统的引进为开始[3]。在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中引入可靠的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在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也可以第一时间实行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助于减小设备故障的破坏性,甚至是避开事故的发生。2.2 事后控制为主。目前,我国依旧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