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改革点滴思考 摘要:目前技工教育的部分专业还存在着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即使是需要技能鉴定,参加考工的课程,也是先学后练,极大地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且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由“主讲”变为“主导”,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展示,同时老师做好引导和指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实习训练;主体;主导 技工院校的学生都是中考或高考失利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课堂领悟能力、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观念就读技校。因此要想教好技校生,除了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外,老师更要加强教学讨论,采纳更好、更科学、更有实效的方法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 技工教育姓“技”,本质是培育“技能型”人才,教学重点是突出技能训练。传统的技工教育是先学后练,即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二阶段再是考工集训。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专业理论知识时积极性不高,对专业知识显得不感兴趣。这样由于没有感观认识,学生得不到动手训练,学习效率往往较低,造成一部分学生不想学甚至厌学。再到考工集训时,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动手操作,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但由于前面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忘记很多,对实际操作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学习效率事倍功半,极大地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成效不高。 当今,技工教育提出了“一体化”教学理念,部分学校开设的一体化专业或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么我们计算机教学能否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将“讲”和“练”两方面有效有机结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 笔者近期对计算机技能训练进行了一体化改革的一点思考,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使计算机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够连贯统一,有效节约了教育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技校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操作水平。 1 体化教学的含义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涵义,即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与实训课进行组合式的教学。这是一种打破传统教学体系,将整个课程中的理论,实验及实训等教学内容整合到一起,进行一体化的设置和编排;再将讲授、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进行一体化的设置和辅导;整个多媒体教室,机房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也同样进行一体化配置;一切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教育核心,将专业课程知识,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