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课堂教学的重点〕第一章1、安全的定义?安全的根本定义:顾名思义,“无危那么安,无缺那么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不同角度有不同定义:①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通承受的状态。 ②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损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③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损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2、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表达在哪几个方面?①经济损失大。事故时安全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企业、家庭还是整个人类社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相当巨大的,有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可举例说明〕②社会影响大。事故的发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企业解体等类悲剧数不胜数;由于事故的发生也曾使一些企业的信誉、经济效益等遭受损伤有些甚至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使国家在世界上的声誉下降。③影响周期长。事故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绝非短期就能消除,往往会在人们心头留下长期的抹不去的烙印,使相关人员心理上的阴影难以拂去。〔可举例说明〕3、“职业安全卫生〞的英文全称?Occupational Safety & Health4、safety 和 security 的区别?前者是保护的意思,主要是指职业安全、意外损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即大多为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后者是保卫的意思,主要涉与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5、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系?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间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承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区别:可靠性是针对系统的功能而言,可靠性的技术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是针对系统损失而言,安全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危险与损失有关,而失效仅是某一项目的某些功能的丧失,可能不会造成损失。所以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安全,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 联系:失效与故障有时也会造成损失,甚至导致发生灾难性事故,这时失效或故障就成为了危险了。也就是说,当故障或失效的发生会导致事故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会同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所以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进展系统安全性分析的同时,也需要应用可靠性的数据,某些安全性分析方法也源于可靠性分析。6、什么是系统安全? 在系统寿命期间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本钱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那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