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_第1页
1/8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_第2页
2/8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_第3页
3/8
轼《水调歌头》复习与中考试题精选 备课人:邵秀娟 高景涛 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 作者简介 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通判,知密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比方,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传诵甚广。•题解与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参见教材 P111 注释1〕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年〔即 1076年〕中秋,当时 41 岁的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轼数百公里的,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二、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qùe):宫殿。 3、归去:回到天上。 4、琼楼玉宇:指想象中的宫殿。 5、不胜〔shēng〕:经不住,承当不了。 6、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7、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8、不应:不该。 9、何事:为什么。 10、别时圆:在人们分别时圆。 11、此事:指人的“欢〞和“合〞和月的“晴〞和“圆〞。 12、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13、共婵娟: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三、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兴奋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原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漂亮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