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行政之道对行政管理的启迪 【摘要】《老子》在我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文景之治”到“贞观之治”,它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子》行政管理思想中的主要内容,其次探究了《老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在历朝历代中运用的成效与对当代的影响,最后结合现代的行政管理体系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内以治身”、“天人合一”等思想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老子之道;服务型政府 一、《老子》行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老子》的行政原则 在《老子》中,最具根本性的行政管理原则即为“无为而治”。无为的第一层含义为无事,即做事切记打破自然法则,扰乱事态的自然进展。第二层含义为于无形中处理事情的主要矛盾,让百姓几乎感觉不到政府在管理行政方面有所作为,最好的管理与统治莫过于让统治者如空气一般,百姓察觉不到管理方法的存在,在无形之中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第三层含义要求政府在矛盾出现的萌芽状态将其扼杀,任何事都应从简单做起,要求管理者与统治者具备一定的观察力能力、预知能力和事物参透能力,对一些即将发生的事情有认知能力。《老子》的无为而治虽然本质上是站在君主统治的立场上管理国家,政府的无为也导致了百姓的无欲无知,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百姓的想象力与制造力。但是对百姓而言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反对战争、反对专制政府对百姓的横征暴敛、反对扰民等行为,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 2、《老子》行政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不尚贤。在老子的世界观里不存在美与丑、贤与愚的区分,世间的一切没有设立具体的标准,对一切事物都应用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个人都是自然的组成部分,都是上天养育的,都应得到公平的对待,假如统治者欣赏贤士,并设立标准将人民群众分出贤良与愚昧,则会有很多人为了追求虚伪的外表,隐藏自己丑恶的面目,这将违反自然进展,难以产生真正的贤人。第二,反礼、反法。老子认为,礼是统治者压迫人民、束缚人民的工具,统治者以礼作为幌子横征暴敛、作恶多端,甚至将其作为借口向他国宣战,因此,老子反对儒家思想的“以德治国”、“以礼治国”,他认为“礼”是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不应施加在百姓身上。第三,无欲弃智。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统治者和百姓应无欲不争,当统治者的欲望与权力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安宁与自由时,统治者应减少欲望消解内心的欲望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