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然灾害与防治》重点知识总结最新

《自然灾害与防治》重点知识总结最新_第1页
1/5
《自然灾害与防治》重点知识总结最新_第2页
2/5
《自然灾害与防治》重点知识总结最新_第3页
3/5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一〕一、气象灾害:〔一〕干旱:分布地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产生原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枯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危害: ①农作物、林木枯槁死亡;② 河塘、湖泊干涸;③ 人畜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粮食减产;④ 局部地区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开展和社会安定。〕治理措施:①跨流域调水;②修建水库;③开展农田水利根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节约用水⑥防止水污染⑦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⑧开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我国干旱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干旱在我国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春旱主要发生在黄淮流域与其以北地区,华北地区发生春旱的几率在 70%左右,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有的年份春旱可持续到 6,7月份,形成春夏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如 1962,1972,1997 年等。1965 年甚至春夏秋三季连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更为严重。 夏旱通常分为初夏旱和伏旱。初夏旱多发生在北方。伏旱是盛夏“三伏〞期间的干旱,多发生在岭、淮河以南到华南北部地区,以长江中下游多见。伏旱一般影响不很严重,只有旱情持续到 9,10 月或 11 月,即出现夏秋连旱时危害才比拟重。 秋旱多发生在华中、华南地区,对南方晚稻生长影响较大。北方秋旱对作物影响较小,但会对冬小麦播种、出苗不利。冬旱主要发生在华南和西南东部地区。因为这里冬季仍有作物生长,需水较多,如遇少雨年就会发生冬旱。有的年份干旱持续时间长,冬旱可持续至第二年初春,如 1998 年 11月至 1999 年 4 月、2024 年 10 月至 2024 年 4 月华南局部地区发生了持续秋冬春三季的连旱,对工农业与生活用水等影响很大。西南地区冬春发生连旱时亦可持续 4~5 个月,有时也发生秋、冬、春三季的连旱。干旱原因:①冬季降水少②岩溶地貌,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③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④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水少。西部干旱原因:①降水东多西少②西部坡度大,地表水难以保存③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④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降水少②春季气温上升快,蒸发旺盛③大风天数多,加剧蒸发④工农业用水量大。〔二〕洪涝灾害: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世界主要发生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自然原因:〔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然灾害与防治》重点知识总结最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