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标准进展战略的新思维 编者:郑卫华 中国标准化讨论院副院长,“中国技术标准进展战略讨论”和“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讨论”课题组负责人。 技术标准战略是我国为应对入世挑战所实施的“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之一。国家科技部在“十五”科技专项计划中列入了“重要技术标准专项”。 中国标准化讨论院院长矫云起指出:“中国技术标准进展战略讨论”和“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讨论”是“重要技术标准讨论”重大专项中的重中之重的课题。两项课题自 2024年 9 月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支持,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下,目前课题讨论已取得重大成果,并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作为具体组织两项课题讨论的负责人,郑卫华专为本刊撰文,深刻阐述了中国技术标准进展战略新思维的主要内容、基本战略和实施策略,以及国际标准化形势,剖析了我国目前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立意深远,高屋建瓴,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建议一读。 中国标准化讨论院副院长郑卫华谈 中国技术标准进展战略的新思维 认识和反思我国标准化的现状、国际标准化形势,充分理解中国技术标准进展战略的新思维 为便于认识和理解中国技术标准进展战略的新思维,我们应该首先认识和反思一下我国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一下这一新思维形成的国际国内形势。 中国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国际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在这一背景下,标准进展呈现了三大趋势: 1、标准范围不断拓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的外延一直处在不断扩展的状态。从有形商品到服务贸易,从技术法律规范到社会责任(包括环境标准和劳工标准等)都被纳入标准范畴,作为法律规范国际秩序的依据和准则。 2、标准成为企业竞争的制高点。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微观主体,同时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跨国公司利用全球经营优势、技术先发优势,纷纷加强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并实行标准等形式谋求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大型跨国公司对标准的关注,已远远大于对产品的关注。因为今日的每一项国际标准都包含了众多的技术专利,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只要一项国际标准中包含某一国家或某一公司的专利,该国或该公司就可以共享标准技术成果,因此有“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技术、三流企业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