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定位及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闲暇时间增多,生活方式发生很大转变,特别是长期缺乏运动的“现代文明病”困扰了国民体质和健康的事实,促使社会上“全民健身”的提法更加深化人心。人们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以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享受休闲时间,找寻漂亮“精神家园”,放松身心,进展自我,成就美好人生。休闲体育基本表现为人们在休闲时间内灵活确定体育活动时间、依照条件与兴趣来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目,将体育活动作为身心皆受益的体验型休闲方式,不仅有利于强身健体,而且有利于社交沟通。然而目前还有许多人尚未认识到休闲体育的益处,现代体育价值观念有待形成,政府提供的体育活动场地条件有限,人们体育消费认可度有待提高,体育锻炼方法缺乏指导,休闲体育服务人才缺口较大。为更好地服务于休闲体育时代人们的需要,提倡中职体育教学新导向极富现实意义,对无论是将来中职生走上社会后自身生命价值品质的提升还是中职生未来就业都不无裨益。中职体育教学新导向注重以人为本、身心健康、愉悦体验。结合中职体育实际,可以在中职校园尽可能打造休闲体育大环境,建立课内课外体育教学体系。本文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解读中职体育教学新导向的定位与实施策略,尝试为一线中职体育老师提供参考。 1 教学要求:师生专能协同化成长 “达标且有专能”是对师生共同的体育素养方面的新要求,中职体育教学新导向,其基础目标和一直以来的体育教学目标一致,就是追求学生身心健康。体质达标是最起码的底线要求,一方面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进行体育训练,力争达标,老师在根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进行有效检测基础上针对学生簿弱环节设计教学方案,调整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中职生整体体质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体育老师自身要达标,要保持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不断熟悉并提高业务水平,始终保持专业教导学生的能力。在体质健康水平优良的同时,师生都要有自己的能力特长,从休闲体育活动角度说,就是要有自己喜爱与擅长的休闲体育项目。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在于优秀师资,有名师就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打造出学校的特色,中职校体育教学才会各有特色。比如每个学校都要锻造本校的体育传统,努力成为体育传统校。在这点上,许多初高中学校早已走在前列,各校特色鲜亮,各有所长。学校对体育老师教学管理时要鼓舞老师发挥特长,开设个性化教学内容,特别是通过带好课外兴趣小组、运动队展现自身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