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践教学管理论文 [摘要]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对医院内涵和医疗工作实质的体验过程。文章定位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医院、老师、学生进行分析,提出实践教学的管理侧重点,探讨增强实践教学教育管理成效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管理;临床实践教学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国家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对未来高质量医疗保障的期待发生深刻变化,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面临的教学资源更加有限,毕业选择更加复杂。顺应新医改形势和医学生成长进展规律,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医学综合素养,完成临床实践教学保障任务,培育合格的医学人才,是社会和讨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1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医院方面。1.1.1医改冲击下的管理机制滞后。在国家大力推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当下,面对适应健康中国要求的医药卫生机构统筹运作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等尚待建立,及医学实践人才培育类别的多样性,临床实践教学与其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要求亟待法律规范、完善,而医院实践教学管理仍延续既往的管理机制,缺乏针对性。1.1.2医患紧张下的医师人文缺失。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少数医师素养不高、医德缺失,以及态度恶劣,缺乏医者仁心的人文理念,不愿与患者耐心沟通,成为压垮医患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医患关系互不理解,患者对临床医师人文素养的认同度普遍较低,诱使医患矛盾不断升级[2]。医患纠纷发生的一项主要原因,即医务人员医德约束力不够[3]。医院作为医疗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追求适当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的再教育,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冷漠、“大处方”、“回扣”等现象时有发生。1.1.3绩效文化下的教学指标欠缺。有效的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模式是医院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医院的绩效文化又是影响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制造性的直接因素之一。面临大量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任务,医疗门诊、手术量、护理、感控和科研等方面均建立较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可临床教学绩效内容仍存在诸多缺失,如绩效量化欠缺、可信度不足等。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以签到率或考试成绩等考评实习生临床表现过于片面,尚不能有效地反映实习学习质量;二是实习生临床学习期间提升的是其综合素养,无法做到精确全面的量化;三是实习生的实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