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拓宽校本教研途径、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校将开展网络教学讨论活动,为了满足老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和及时了解教研信息的要求。利用成长博客,建立开放、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为老师参加教研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加强老师之间的沟通,促进老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二、目的意义1 网络教研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使得校本教研可能突破时空限制,使老师更加广泛地参加进来。2 网络教研有利于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大众化普及。促使学校人人参加教研的局面,从而构建良性的学校教研文化。三、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学习宣传。成立组织机构。1 组织老师参加网络教研动员及培训会议。2“”成立 网络教研指导小组 做好督导工作。3 明确开展网络教研目的和意义。并在老师中大力宣传。第二阶段:完善设施。进行校本培训。1 完善学校信息系统的建设。为老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2 利用本校信息技术老师的技术与专业力量。为本校开展网络教研提供技术与专业支持。指导老师开展培训,提高老师的网络教研水平。3 做好典型老师的培育工作。以点带面。第三阶段:组织实施。落实网络教研。1 加强老师的培训和引导。组织全体一线老师注册博客,引导老师充分认识博客技术是提高备课、教学、教研水平和实施有效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2 要求一线老师每人申请一个博客。组成学校老师群组,每人一个电子信箱,并将其公布。3 指定科组的网络教研负责人。负责组织指导学科的网络教研工作,把科组网上教研开展“工作列入科组计划。以学科教研组的网络教研成为学校教研的基本单位,把 校本教研的”基础在学科教研 理念渗透到日常教研工作当中,成为每位老师建设教研组和进展自我根本途径。4 引导老师开展教学讨论、教学反思和在线学习。组织老师实行电子备课、网上评课、网上研修和网上课题讨论。5 根据学校教研需要。教研意见发布到网上。由学科负责人在相关栏目拟订教研主题供教研组或全体老师讨论讨论,6 但是传统教研活动中也有许多环节是技术所无法替代的要努力使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7 要发挥博客技术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为学校领导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博客是老师之间、学校管理者与老师之间沟通与沟通的有效手段。提高管理效益提供有力保障。第四阶段:促使网络教研常规化。1 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培训和教研工作。老师要提高对网络教研的认识和理解,要从一个学习了解者变成一个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