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文摘)G647081034 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大力推动高等学校用人制度改革/雷 朝 滋 ( 教 育 部 科 技 司 副 司 长 ) // 教 育 人 事 .—2001(11、12)//www.ccf.edu.cn/glgg/ren s hi/rs2.asp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同志在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资管理讨论会2001 年年会上的讲话,就大力推动高等学校用人制度改革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和看法,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作者关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体会:( 1 )人才引进要注意实际效果,不要炒作 。当前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特别是学科带头人的引进炒作比较厉害,新闻效应好,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在引进人才,包括推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工作方面都要讲究实际效果。有的人可能水平很高,但实际引不进来,只能挂挂名或者引进以后发挥不了很大作用。要按价值规律办事,花这么多钱引导 读本期文摘收集了几年来 15 篇有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文章,其中主要是一些国内著名大学校长的有关论述。人才队伍建设是决定高校进展的内在因素,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建成高水平的大学。衷心希望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和借鉴。本期共提供有关思政与德育、学科建设、学位与讨论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及国外高等教育等方面的题录索引 122 条。进的人才,贡献如何,是不是人有所值? ( 2 )要处理好队伍建设的 几个关系。一是关键人才和一般人才的关系。因为高等学校和别的单位不大一样,特别是学术创新,关键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等学校必须有大师,大师才能培育出“大才”,也才能出大成果。高等学校要高度关注支撑学校大厦的栋梁之才,对这些关键人才一定要给予优良的工作、生活条件、优厚的待遇。因为这些人才不稳,大厦可能就要倾斜甚至倒塌。关键人才流失负面影响很大,会严重影响学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把这些关键人才稳住了,其他人才也就容易稳住了。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田长霖先生曾经讲过,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大学都是因为拥有一、两位世界一流学术大师首先在一、二个学科领域突破。二是老人和新人的关系。特别是在学校资源有限的时候,钱往哪里投这是很苦恼的。老先生们风风雨雨几十年为学校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钱就这么一点,用到老人身上,年轻的就留不住。教育部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主要对象是 45 岁以下的人员,年岗位津贴 10 万元。学校要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