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NO.1 级的教材第一管理是一本直接就可以复制使用的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培训的教材讲义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全书穿插各类安全管理小故事,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幽默语言,巧妙地将安全管理理论与企业经营行为结合在一起,讲责任,讲岗位意识, 讲竞争力,讲执行力,讲绩效考评,讲人力资源,讲质量检查……并给出操作办法和规程,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第一章为什么有人一生平安,有人事故不断?你真把“安全”当“第一”了吗?事故频出,重大特大多发,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安全第一”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对于我们企业中人来说,“安全第一”更是随处可见的常用语——在报纸上、电视上、企业领导的讲话中,单位工作的总结里,在公司大门的门楣上,在车间厂房的墙上。对很多人而言,“安全第一”太熟悉了,就像有个相声说的:“咱哥俩太熟悉了,太亲切了,太想念了。那什么,您贵姓?想念得我都记不得您叫什么名字了。”天天念叨得不知道对方叫什么,还真有可能,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条件反复刺激形成抑制,就像“安全第一”,许多人耳熟能详,却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置若罔闻。“安全第一”现在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国际公认的公理——“安全第一”公理。“安全第一”源起何处?谁率先提出的“安全第一”公理呢?最早提出“安全第一”公理的是美国人。1906 年,美国US 钢铁公司生产事故迭发,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公司董事长BH凯理在多方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针“产量第一、质量第二、安全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计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还有事故影响产品质量带来的经济损失,凯理得出了结论:是事故拖垮了企业。凯理力排众议,不顾股东的反对,把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针来了个“本末倒置”,变成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老凯理首先在下属单位伊利诺伊制钢厂做试点,原来打算是不惜投入抓安全的,不曾想事故少了后,质量高了,产量上去了,成本反而下来了。然后,全面推广。“安全第一”公理立见奇效,US钢铁公司由此走出了困境。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办法抓经营,安全还能创效益,这对企业界就有了极强的冲击力。这一方针诞生后,迅速得到全球企业界的认可。1912 年,美国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英国和美国不愧是同文同宗,学得最快。1917 年,英国成立了“安全第一协会”。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1927 年,日本以“安全第一”为主题开展了安全周活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