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论文选读之二基于学习者视角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组织 惟存教育实验室 王天蓉 ann@eyecn.com 柳 栋 being@eyecn.com 2000 年 11 月 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带来了全球信息资源不可逆转的网络化进展趋势。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对于教育亦是如此。信息技术本身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教育的革命,但它却是这场必定发生的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为作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既包括基础设施又蕴涵着人类的高级智慧。信息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的讨论与开发,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而且为我们实现素养教育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与工具。高新技术已成为营造新型文化学习的强有力的催化剂。 今年 10 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做出了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决策,从 2001 年起用 5 至 10 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加快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进展。 然而,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与之相应的网络资源建设现状不尽如人意,大量的冗余信息、过载信息使得人们难以准确地定位他所需求的信息资源,虚假与污秽信息则污染着人们的心灵。Internet 上的信息资源日趋丰富,但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却亟待提高,特别是符合学习规律的资源有序组织更急需讨论与解决。在另一方面,人们对现代教育技术、特别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讨论与实践中存在着重物轻人的现象――比较多的是从技术本身出发,很少从技术的使用者角度来探讨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信息资源的技术组织人员对信息组织缺乏理性思考,信息组织的过程中忽视了人的因素,信息没有根据学习者的进展规律、学习活动的规律进行组织;另一方面,基层的学科老师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却缺乏把握,难于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对信息进行科学组织,实现有效教与学。因此,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组织,是目前大家面临的现实课题。 我们认为:全球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趋势对现代人的能力素养,尤其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人们在网络环境下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学会有效地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这就需要资源建设者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资源,有一个深化的思考,其中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信息的组织方式,以及它们与学习者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