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要点】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浓稀、有色溶液的颜色都可以粗略的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准确地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数学表达式: 特点:无单位、是个比值、一般不受温度的影响等。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其中 S 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以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为例分析: (1)计算:计算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近似看作 1g/cm3)。 (4)溶解:将量好的水倒入盛有称量好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5)装瓶、贴签: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备用。 操作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说明:假如用液体溶质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其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二、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几种类型1.根据定义式的基本计算 (只要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例如:20 克硝酸钾完全溶解在 60 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可得 ==25% 注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其中 S 为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2.溶液的稀释和浓缩问题的计算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运算,无论是用水或用稀溶液来稀释浓溶液,都可计算。 (1)用水稀释浓溶液 设稀释前浓溶液的质量为 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稀释时加入水的质量为 n,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则可得 m×a%=(m+n)×b%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 设浓溶液的质量为 A,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稀溶液的质量为 B,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则可得 A×a%+B×b%=(A+B)×c% (3)蒸发水进行浓缩 设浓缩前稀溶液的质量为 m,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蒸发水的质量为 n,浓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b%。则可得 m×a%=(m-n)×b% 说明:假如采纳加入溶质的方法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那么可以根据: (1)后来溶液中溶质的量=加入溶质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加入溶质的质量; (2)溶剂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设加入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