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管理与健康进展探究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进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1.农村中小学教育进展落后的家庭原因。父母出去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问题十分严重。另外,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教育方式不得当;家长与老师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等。2.农村中小学教育进展落后的社会原因。2.1 政府投资不够,教育资源匮乏。农村财力不足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按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体系来看,当地较为贫困的乡镇财政负担着农村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贫困的乡镇财政一般是“吃饭”财政,根本无力独自进行公共产品投入。农村教育资源差,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学校基础设备差,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老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2.2 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思想保守。在部分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许多父母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使得许多女孩初中毕业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而外出打工,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2.3 教育体制不完善,师资队伍落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体制是“政府统筹,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下简称“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曾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分级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显现出诸多弊端。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老师出现结构性短缺。农村老师文化素养普遍较低,中国有 800 万乡村老师,承担着 6600万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造成大量的农村老师、主要是骨干老师的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措施探究 1.政府加大重视力度,加大财政投入。落实依法治教是根本,要仔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夯实省、市、区、乡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总体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长。对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可实行分头包干的办法,中央财政包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财政包省级贫困县。2.更新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养教育。“农村...